10月4日,赣州“鸟巢”,2025·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半决赛首回合赛场上,一名球员因抽筋倒地,在经过紧急处理后,坚持回到赛场。这一幕,让全场动容。这份坚持的倔强,是体育精神的生动注脚,也是解码南康家具产业30年发展奇迹的一把钥匙。
从“无木之地”,到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2800亿元的“中国实木家居之都”,南康家具产业的崛起轨迹,恰似一场跨越30年的体育竞赛。面对“无米下锅”的先天劣势、市场风浪的严峻考验、转型升级的“体能极限”,南康家具人从未退场。他们敢为人先、劈波斩浪、做优品质,在对产业的坚守中完成了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乃至“领跑”的精彩超越。今天,让我们透过“赣超”赛场的拼搏身影,解密南康家具产业蕴含的同一种“坚持”哲学。
把资源短板做成“产业长板”
发展家具产业,离不开大量木材的支撑。然而,地处内陆地区的南康面临着木材资源匮乏的先天短板。早年间,南康家具企业所需木材常常要辗转多地运达,不仅推高了生产成本,还难以保证木材质量,产业发展一度受困。但南康家具人坚定“看准了家具产业这个方向”的信念,选择迎难而上。这份坚持,首先体现在打破思维局限、主动破局的行动上,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特殊政策,致力打造进境木材内陆口岸,为产业发展寻找新出路。
2012年,南康敏锐抢抓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中“支持南康家具产业基地建设” 的重大政策机遇,顺势而为搭平台、补链条。在国家的关心与相关部委的支持下,2014年,赣州进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成功建成。这不仅填补了全国内陆地区进口木材直通口岸的空白,更让南康在木材供应上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紧接着,为进一步打通物流通道,2016年5月,赣州国际陆港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,成功搭建起“木材买全球,家具卖全球”的便捷物流网络。截至目前,赣州国际陆港先后开通了经由满洲里、二连浩特、霍尔果斯、阿拉山口、绥芬河、磨憨等六大边境口岸的进出口通道,家具班列覆盖20多个国家150多座城市,带动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突破100亿元,南康家具“漂洋过海”,成功打入全球市场。在赣州国际陆港建设进程中,南康还创下了三项令人瞩目的“最快”纪录:一是征地拆迁最快,仅用一个月就完成启动区首期3000亩征地拆迁,更在25天内完成铁路专用线3.8公里、占地200亩的征地拆迁工作;二是建设时间最快,仅耗时一年多就基本建成赣州国际陆港,其中监管区核心功能区3个月建成,铁路专用线6个月建成并成功通车,堪称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;三是运营速度最快,在全国现有10个内陆临时对外开放口岸中,赣州铁路口岸的运营速度遥遥领先。这一个个被刷新的速度与奇迹,正是南康人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、执着坚持的最佳注脚。
依托赣州国际陆港这一重要枢纽,南康开通“赣欧班列”、开展铁海联运,从俄罗斯、东南亚、北美等木材主产区将优质木材直接“运送到家”。这一举措,将南康身处内陆的地理劣势,扭转为连接全球的物流枢纽优势。此后,作为林木资源贫乏地区的南康,不仅摆脱了木材资源短缺的束缚,更一举成为中国中部最大家具产业基地,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,实现了从“资源短板”到“产业长板”的华丽转身。
南康的这份坚持,绝非固执地“等靠要”,而是充满智慧地“闯创干”。它恰如“赣超”球员在赛场上的战术——当无法改变比赛环境时,便主动调整战术,为自己创造新的赛场规则。正是这种在被动中寻找主动的智慧,让南康家具产业在资源困境中破局重生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。
在市场风浪中踢出“制胜球”
足球赛场的魅力,在于逆境中踢出“制胜球”。在南康家具产业发展中,面对新冠疫情、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、国际贸易波动的多重“风浪”,南康家具如“赣超”赛场的球员,以坚韧与智慧“逆风翻盘”,在市场这个“绿茵场”上踢出漂亮“制胜球”。
2020年初,新冠疫情突袭,南康家具产业按下“暂停键”:原材料断供、运输梗阻、线下展会延期,线下店铺关停导致“订单进不来、产品出不去”。南康区家具协会秘书长杨剑回忆当时情景仍感慨:“冲击近乎毁灭性。”但南康家具人没有退缩,他们像坚韧后卫般稳住阵脚,更拿出锐利前锋主动出击的勇气——一部手机、一个直播架,成了他们开拓市场的“新武器”,一场轰轰烈烈的家具电商直播“保卫战”就此打响。
面对行业自发涌起的电商直播热情,南康区委、区政府及时充当起“战术指导”的角色,迅速出台扶持电商产业发展的十条举措,从加强线上电商培训、搭建直播平台,到打通物流运输堵点,实现线上直播与线下物流配送的精准对接。仅2020年2月,当地就成功打通100多条物流运输线路,超过5亿元的家具订单得以如期发货。政企协同的坚持,不仅化解了疫情之下的燃眉之急,更让南康家具产业找到了数字化转型的“新赛道”。从被动应对危机到主动拥抱变化,南康家具在疫情的“客场作战”中,凭借政企协同的“默契配合”,率先稳住了阵脚,为后续的发展赢得了主动权。
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,新的挑战却接踵而至。近年来,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,国内家具市场竞争日益加剧,同质化严重、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凸显;与此同时,国际贸易波动频繁,关税壁垒、文化差异等“障碍”丛生,让南康家具发展之路布满荆棘。在多重压力下,南康家具人主动出击,拓展海外市场,寻求产业破局的关键战术。
2025年3月,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出口家具展上,南康家具以统一品牌形象、特色产品矩阵吸引国际采购商,首日展品全被预订。家具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,“最困难时,咬咬牙坚持向前,反而见海阔天空”。
南康家具人深知,市场竞争中单打独斗行不通,如足球比赛需队友配合。他们坚持抱团整合资源、共享渠道、分摊成本,将符合国际标准的智能、绿色家具成功打入海外市场。
南康家具的“逆风翻盘”,源于企业面对危机时主动求变的坚持,也源于政企协同的坚守。它打破“传统产业难转型”的刻板印象,证明“抱团发展”更能抵御风险。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风浪中,南康家具人以坚持找准方向、凝聚力量,踢出“制胜球”。
用“坚持”找到发展“绿色密码”
一场高水平的足球比赛,不仅有激烈的对抗,更有精湛技术的演绎。南康家具产业的升级之路,恰似一场从“粗放拼抢”到“精准传控”的转型,而“油改水”技术革命,则是这场转型的关键突破。
曾经,油性漆是南康家具的“标配”,却让产业陷入环保与发展的两难。2016年起,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督导、群众对异味的投诉、企业因环保不达标受阻的困境,层层叠加的压力,暴露出传统模式下环保短板已成为产业向高端迈进的“拦路虎”。是固守低成本的油性漆老路,还是迎难而上开启“油改水”转型?这道选择题,考验着南康家具人的决心与智慧。
面对抉择,南康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锚,决意破局。传统油性漆工艺成熟、成本低廉,而水性漆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设备改造资金,初期技术还不成熟——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的矛盾、眼前困难与未来前景的博弈,成为转型路上的首要阻碍。但南康区政府与企业有清醒认知:环保不达标,终会被市场“红牌罚下”。
这份清醒,化作政企协同的行动。改用水性漆,意味着全产业链的“筋骨重塑”:喷涂生产线、干燥工艺需全方位改造,短期成本上升、工艺难度陡增。南康家具人毅然选择着眼长远,将对产业未来的责任感,转化为坚持的底气。在2022年“油改水”浪潮初起时,江西富龙皇冠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温世通面对管理层顾虑和员工反对,从单个车间试点,历经3个多月摸索实现转型;江西团团圆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海龙率先引入Q—POSS涂层新技术,不仅自身推进设备升级,更带动大批党员业主所在企业参与试点、共享成果。企业家们主动担当,成为绿色转型的“领头雁”。
政府则以精准施策破解转型痛点,用制度保障筑牢“坚持”的基础。出台标准规范方向,提供补贴缓解成本压力,为企业减负;针对“不敢改”的技术壁垒与“不想改”的思想顾虑,联合职能部门与协会商会开展培训、研判问题,为产业赋能。从政策引导到服务下沉,政府的举措既化解企业的现实难题,更传递出推动绿色转型的坚定立场,让“上下一心”不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协同合力。
当政企的“坚持”同频共振,转型成效随之凸显。目前,南康全区已完成“油改水”技改企业超1000家。“油改水”让南康家具成功贴上“健康环保”标签,绿色健康环保的水性漆家具正以行业标杆之势,成为南康家具的核心竞争力。据统计,2024年,南康区水性漆家具交易额突破300亿元。这场革命,不仅破解了家具产业绿色升级的难题,更揭示出县域经济转型的深层逻辑:唯有上下协同一心,以长远眼光直面矛盾、以坚定行动破解困境,才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咨询热线:0571-89882930 广告合作:0571-89882930
展会合作:0571-88173216 投诉电话:0571-89882999
众品家具网 zp1918.com 版权所有 2002-2018 常年法律顾问: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_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:浙B2-20210026 | 浙ICP备08015491号-8
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902号